海谨新闻
HAIJIN NEWS
秘鲁发布新的巨型鱿鱼渔业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3-20 17:03:20

经过政府、手工捕鱼行会和行业之间长达四年的合作努力,秘鲁生产部(Produce)近期通过第003-2025-PRODUCE号最高法令,发布新的巨型鱿鱼渔业管理条例(ROP)。

巨型鱿鱼(Dosidicus gigas)是秘鲁仅次于鳀鱼的第二大渔业,也是该国冷冻水产品出口的重要支撑,约有4200艘手工渔船和约14,000名渔民参与其中。根据秘鲁政府数据,2024年该资源的卸货量达到192,000吨。新条例旨在提高渔业可追溯性、优化管理、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同时在确保符合国际渔业标准上提升本国船队在国际水域的竞争力。

捕捞渔船和工具的限制

新条例的核心规定之一是限制捕捞工具,仅允许使用“钓鱿鱼线”(línea potera)。这种工具由一根带有铅坠和钓饵的鱼线组成,因其选择性高,且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成为捕捞巨型鱿鱼的推荐方式。

为了进一步保护巨型鱿鱼资源,新条例正式禁止在秘鲁管辖水域组建新的工业船队,包括本国和外国船队。尽管秘鲁十多年来一直未批准工业化捕捞鱿鱼,但之前的法规仍保留了这种可能性。现在,该条例确保只有长期在该渔场作业的传统手工渔船才能继续捕捞活动。

捕捞季节规定

另一项重要改革涉及捕捞季节的规定。根据新条例,巨型鱿鱼的捕捞只能在每年1月启动,且必须由政府发布部长级决议(Resolución Ministerial)来确定当年的最大允许捕捞量(LMCTP),以确保捕捞活动受控且可持续。同时,生产部(PRODUCE)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临时配额或特殊捕捞计划,但必须在LMCTP的限额范围内执行。

卫星监测和可追溯性

在渔业监管方面,新法规要求所有渔船必须安装“卫星跟踪系统”(SISESAT)。目前,已有约1800艘手工渔船安装了该设备,这不仅有助于政府监测渔业活动,还能提高远洋作业的安全性。

此外,秘鲁政府将逐步实施“渔业与水产养殖追溯系统”(SITRAPESCA),该系统将完整记录渔获从捕捞到市场的全过程。这不仅有助于加强渔业资源管理,还能确保秘鲁水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合法性与透明度。

远洋捕捞管理

根据新规,在秘鲁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外的国际水域,秘鲁渔船必须在“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OROP-PS)注册。目前,在该海域作业的秘鲁手工渔船不足200艘,而悬挂中国国旗的大型渔船超过500艘,秘鲁渔船面临激烈竞争。为此,政府还将启用南太平洋区域渔业管理组织(OROP-PS)的线上注册系统(SIVIROP),让秘鲁渔船可以更便捷地注册,鼓励更多秘鲁渔船进入国际水域,从而扩大秘鲁在全球渔业领域的影响力。

渔业和水产养殖部副部长赫苏斯-巴里恩托斯(Jesús Barrientos)强调了该法规对渔业活动现代化和改善渔业条件的重要性。他说:"这项新法规是巩固巨型鱿鱼渔业的重要一步,使其成为一项可持续的、有竞争力的活动,确保数以千计的个体渔民的福祉,加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

尽管新法规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仍存在执行难点。如何界定哪些手工渔船享有鱿鱼捕捞专属权,是当前的主要难题之一。专家指出,目前缺乏明确标准来区分真正专注于鱿鱼捕捞的渔船,这可能影响未来渔业资源的长期管理。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四艘仍持有捕捞许可证的本国工业渔船。据秘鲁政府称,这些渔船已超过两年未进行捕捞,其捕捞权或将面临取消。按照新法规,这些渔船释放的舱容将转移至手工渔船队,进一步强化手工渔业的专属捕捞权。

这项改革是秘鲁迈向可持续渔业管理的重要一步,但未来仍需持续努力,确保这一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图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