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月饼市场却未能如早年般热闹非凡,反而呈现出一种“冷清”的态势。
一位快消品经销商透露,“今年不用提卖月饼了,甚至酒店还追着我推销月饼和蟹卡。最后经不住软磨硬泡,买了几盒70-100元价位带的月饼。”另一经销商则表示,“我手上有合作的大牌月饼厂家,但今年不卖月饼了,也就少量买点回来给员工发发福利。”
《2024中国月饼行业市场趋势》报告指出,因消费需求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加剧,预计今年月饼整体产量、销售额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市场量大利微的特点仍将延续。同时,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高价位的月饼礼盒更难吸引消费者。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微博统计,截至2024年9月6日的数据显示,近一半人不爱吃月饼,超8成消费者购买300元以下的单盒月饼,近四分之一的人表示现在月饼价格太贵。
事实上,今年,消费者对价格变得更加敏感;而伴随着不少品牌以超低价格入局,今年月饼市场的竞争进一步集中在了价格上。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月饼卖的好不好,你去看上游供应商的生存情况就知道了。”据他所知,“今年纸品行业下游的库存压力非常大,其中白卡纸尤其严重;关联月饼包装膜的塑料行业下游库存也比较高。这背后,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秋节月饼、饮料酒水的消费很差,’金九’(单引号顺了)旺季不旺,销售压力空前大。”
另一个佐证月饼滞销的例子是,“二手月饼”的流通情况。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六的月饼几块钱。”但今年,全国各地月饼券回收情况十分惨淡,一些回收月饼券的网店,折扣不如以前不说,而且很多黄牛也表示风险大、生意不好做。
值得注意的是,以中秋为引,不少经销商对今年的“双节”消费也不甚乐观。
一位综合食品批发商说,“和月饼一样,今年酒,水果,甚至大闸蟹的销量也是下滑的。从更大范围来看,今年时令性产品的销售额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虽然,早几年间有疫情存在,但生意都还马马虎虎过得去;这两年,消费者越来越回避消费和送礼。”
他进一步指出,“去年,虽然从业者都很努力,结果却事与愿违;今年索性不努力了。9月到10月,可能是今年最难熬的一个阶段;但其实,放眼整个第四季度,经销商的心态都开始逐渐躺平。”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经销商的“躺平”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不仅源于消费观念的变迁,也有着其复杂的行业逻辑。
首先,中秋旺季目前来看需求还没有明显起色,虽然整体需求没有发生断崖式下降,但今年礼赠、商务、宴席场景均表现平淡。此前,厂家及经销商对中秋预期已非常谨慎;其中,渠道的悲观反馈多数是基于其亏钱的感受,而非真实出货明显下滑。
再者,终端角色的转变。终端更多成为信息整合平台,不再扮演资金蓄水、仓储物流等功能,不再完全处于商家和厂家的弱势对立面。这也导致,中小商及终端手里有货时,出于资金压力,宁愿选择二批手里的高价货,按订单小额拿货;大商的货即便价格略低,但有进货额度要求,终端拿货意愿不高。导致二批商比往年要活跃和滋润,但大商和终端都不怎么赚钱。好消息是,“稳一点,慢一点”的道理,正被越来越多的经销商接受。
今年,经销商反抗的“精神”和“实力”都较为突出。其中,前者体现在手里亏钱的品牌宁愿直接放弃代理,保存实力。因此,和厂家谈判时可以更加强势;后者体现在渠道掌握着优质终端和客户资源,资金实力也得以保留。
穿越行业周期,靠的是理性和克制。一个遇冷的“双节”,打不垮一个行业。
转载自:食品内参